罗氏沼虾是热带虾种,适温范围在15℃~35℃水温低于14℃以下冻死。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冬天的气温均在14℃以下。因此,需进行罗氏沼虾的越冬保种工作。
(1)越冬池的建设:越冬池最好选在有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的地方,也可采用电热加温,锅炉加温等控温措施,也可利用罗非鱼、鳗鱼、对虾、白鲳等越冬设备。越冬池要求建在避风向阳处,每个越冬池面积20—50平米,池壁用石块砌成,水泥沟缝抹面,池深1.5米左右,半地下式,池底质以硬质泥沙为佳,泥质底应在底部铺少量细砂。池底稍向排水口一端倾斜,若为水泥池在池中应设置一些不易腐烂的隐蔽物,如杨树根、棕榈片、竹枝、瓦片等。池上采用塑料大棚等保温。地热水越冬池,水中含氧量少,用水应先曝气或配备少量加氧设备。
(2)越冬池放养虾的密度:当外界水温降至18℃时,要把需越冬的虾种或亲虾移入越冬池。放养越冬虾种密度为50~100只/平米,亲虾10只/平米,视管理水平而定。
(3)越冬管理:越冬期间亲虾池水温控制在18℃~22℃之间,如要使亲虾在2-3月产卵,水温则要保持在23℃左右。并少量投饵。特别要注意水温的变化,需加温时速度要慢,每小时不要超过1℃。虾种池水温控制在17℃以上,换水时温差也要注意不要超过2℃。夜间或阴雨天要注意水温和水中溶氧的变化,溶氧降至3毫克/升以下时应适当增氧。避免有害气体的产生。虾池每次投饵量控制在虾体重的6%以下,投饵后视虾摄食情况1~2天清一次污,以便少量换水也能保持水质清新。
罗氏沼虾大棚养殖后期管理要点!
2020年罗氏沼虾首发苗养殖已经有40~70多天,由于在大棚养殖时间较长,大棚水体较小,随着虾的生长,水体中残饵、粪便、死亡的藻类积累日益增多,几乎所有的大棚水体在养殖过程中都会出现倒藻、水浑浊,亚硝酸盐、氨氮、硫化氢偏高等水质恶化现象,从而影响虾的吃食与生长。目前罗虾养殖距放大水时间还有20天左右,本文建议养殖户从投喂、水质、底质三方面加强管理,以助各位养殖户首网虾出个好产量。
一、投喂管理
第一,选择使用正规厂家优质饲料,减小对水体的污染。
第二,定期内服保健。
在人工养殖过程中,虾的生长速度远远快于在自然条件的生长,这样给虾的消化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,建议养殖户每半个月使用“壮虾宝”、免疫多糖、乳酸菌(或者EM)、多维拌料投喂,从而增强虾的体质,提高虾对饲料的利用率,降低养殖成本。
二、水质、底质管理
水质差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:
第一,连续下雨引起的水浑浊(倒藻)。
二沟养殖户范老板,2月5日放苗,已养殖70多天,由于连续下雨,导致倒藻、水浑,建议他先用“浊水清”(按使用说明用,蜕壳期、阴雨天不用),第二天上午用“菌底爽”,下午用“绿藻源”+每亩0.25公斤磷酸二氢钾,迅速培养藻类。
第二,亚硝酸盐偏高。
由于连续下雨,水中的浮游植物缺少光合作用。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发生障碍,导致亚硝酸盐升高。这时建议适当加水或换水、减少投喂量。先用“解毒宝”解毒,后用“速降亚硝酸盐产品”+“底久氧”,增加池底溶氧,降低亚硝酸毒性。
第三,氨氮高。
由于残饵、虾的粪便聚集过多以及其它投入品的不当使用,导致水体中氨氮偏高。这里建议第一步适当换水、控料;第二步降低水体pH值,用“解毒宝”+“活性乳酸菌”;第三步培藻吸收氨氮,用“菌水爽”、“菌底爽”+“绿藻源”,培养藻类,吸收水中的氨氮。
第四,亚硝酸盐、氨氮都偏高。
建议先用“解毒宝”;后用“底久氧”+“菌底爽”+“绿藻源”。
第五,水体中死亡藻类比较多(看似水肥)。
先用“解毒宝”或“浊水清”,后用“底久氧”+“菌底爽”+“绿藻源”。
第六,底质发臭发黑。
建议在晴天使用“底久氧”+“菌底爽”进行局部底改或者全池底改;如遇连续阴雨天气,建议用“底久氧”+“化学底改”;根据底质情况,需要间隔2-3天,使用2-3次。
三、其他方面
注意大棚水温,水温低于22度,建议盖好大棚或烧锅炉加温;水温过高,建议把大棚两头和中间薄膜掀起来透气。